数学教育学概论的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数学基础知识 :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数学教学法:

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估等方面。

数学教育心理学:

探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数学教育技术:

涉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学习如何进行数学教育研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数学素养:

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100分或150分(不同年份或不同版本的大纲可能有所不同)。

考试时间:120分钟或15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

名词解释题(15分)

辨析题(30分)

论述题(35分)

综合题(20分)

选择题(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教学设计(1小题,共15分)

教学分析(1小题,共25分)

考查范围

数学教育的发展:包括1949年后我国经历过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数学双基教育理论、数学现实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教学理论等。

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意义: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理解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数学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以及教学过程的制定。

数学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估等。

二十世纪以来数学观、教育观的发展变化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数学课程的制定与改革等。

数学教育中的评价与测量:包括如何设计和评价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教育的教材与教具设计

数学教育的管理与组织

复习方法

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

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

三遍读书法:

第一遍整体浏览,第二遍细致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

做题:

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背题:

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保存起来,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建议你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相关教材,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