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试的等级划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百分比制

根据考试的满分按百分比划分等级。例如,90%以上的成绩划分为A等,90%以下至75%之间为B等,75%以下至60%之间为C等,60%以下则为D等。

分数段制

直接设定具体的分数区间来决定等级。例如,85分及以上为A等级,70分到84分为B等级,60分到69分为C等级,60分以下为D等级。

相对位置制

根据所有学生的成绩分布来确定等级。例如,将成绩最高的10%的学生划为A等,接下来的20%为B等,以此类推。

通过率制

采用P(通过)或F(未通过)等形式来记录成绩,其中A和A-的人数不超过课程修读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如20%)。

等级排名制

按照年级排名,每个等级在全年级排名中的占比。例如,A级为年级前1%至15%,B级为前16%至50%,C级为前51%至84%,D级为前85%至100%。

分数等级制

一般初中划分A、B、C、D四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90%以上划分为A等,90%以下至75%之间划分为B等,75%以下至60%之间划分为C等,60%以下划分为D等。

5等11级赋分制

例如,浙江采取21级赋分制,上海使用5等11级赋分制,北京使用5等21级赋分制度,这些制度下,成绩会被细化为多个等级,并且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分数区间和分差。

建议

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和计算方法,建议您参考所在学校或地区教育部门发布的具体规定,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等级划分的细节。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