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通常在-1到+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具体来说,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之差计算

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

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公式:$D = P_H - P_L$,其中$P_H$为高分组通过率,$P_L$为低分组通过率。

通过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分之差计算

公式:$D = \frac{27\% \text{高分组的平均分} - 27\% \text{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使用积差系数计算

公式:$D = 2(A_H - A_L) / T$,其中$A_H$为高分组平均分,$A_L$为低分组平均分,$T$为满分。

通过相关系数计算

可以使用点双列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计算区分度,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应根据题分、总分的数据形式来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