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下,高考的考试模式、科目设置、内容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是具体的考试特点:
科目设置
专科考试: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通用技术(或信息技术)。
本科(非重点)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
本科(重点)考试:在综合科目外,还包括自选模块。
考试形式
笔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强调应用与分析能力。
考试模式多样化,如“3+文综/理综”、“3+X+1”以及“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
考试内容
包含必考和选考内容,选考模块按标准计分。
英语听力、口试等可在高考前进行,考生有自主选择两次考试机会的权利。
考试分值
高考总分为720分,其中英语听力满分为30分,学业水平考试量化满分为22分,总分满分为772分。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考生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之一。
选考内容
部分省份增加了选考内容,考生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题目作答。
考试机会
英语听力测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从中选择一次较好的成绩计入总分。
其他特点
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
技术考试增加,测试学生的技能型能力,对应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录取。
部分科目多次考试,例如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每年提供多次统考机会,学生可以选择参加。
建议
基础知识:学生应首先掌握基础知识,多做练习题以查缺补漏。
制定计划:制定合理的预习复习计划,保持良好心态,每次大小考试前都要注意休息,轻松应考。
关注政策:及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政策和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这些特点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同时使高考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