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方面:
考核内容
政治思想:包括遵纪守法、坚守信仰等。
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态度和行为。
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
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终身学习:教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廉洁从教: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保持廉洁。
考核方法
集中考核:每学期一次,通过民主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进行。
日常考核: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负责,从上述几个方面具体考核老师表现,一月汇总一次,计入考核档案。
考核步骤
教师自我评价:学期末,教职工对照《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教研组(备课组、处室)评议:对老师的自我评价进行讨论和初步鉴定。
教职工民主评议:全体教职工相互评议师德表现。
学生评议:随机抽取老师任教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评议。
考核题型
客观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地位等,大约占22分。
主观题:通过案例分析题,分析教师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分值根据题目难度而定。
考核分值
客观题:大约占22分。
主观题:分值根据题目难度而定。
考核重点
爱岗敬业: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态度和行为。
教书育人: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
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终身学习:教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考核形式
在线考试:如江苏省师德师风网络研修考试。
纸质考试:传统的考试形式。
合格标准
考试成绩需要达到80分以上方为合格。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建议:
教师在准备师德考试时,应认真学习《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
学校应成立考核小组,确保考核过程的公正和透明,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并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师德的重要依据。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