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高考将实行 “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加上学生擅长的其他三门科目,不分文理。具体考试安排如下:

考试科目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

考试时间

全国统考科目:按教育部规定时间组织考试。

选择考科目:与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同期安排。

具体考试时间

语文和数学考试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

历史或物理考试安排在6月8日。

英语考试安排在6月8日下午。

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考试安排在6月9日。

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更加灵活多变,注重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对考生的要求从单一能力的要求转变为“能力群”的要求,即素养的要求。

跨学科融合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跨学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相互渗透,文科科目历史、地理、政治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综上所述,未来5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加灵活多样。建议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