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

考籍号

由12位数字组成。

第1到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

第3到6位为市、县代码。

第7到8位为中学代码后两位。

第9到12位为考生序号。

考生号

由14位数字组成。

第1到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

第3到4位为省代码。

第5到8位为市、县代码。

第9到10位为报考选修科目组代码。

第11到14位为考生序号。

准考证号

由13位数字组成。

第1到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

第3到6位为市、县代码。

第7到8位为选修科目组代码。

第9到11位为考场编号。

第12到13位为考生座位号码。

这些编号在高考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考籍号主要用于标识考生的学籍信息。

考生号是考生的唯一身份标识,贯穿高考全流程,包括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环节。

准考证号则用于标识考生在具体考场和座位的信息。

建议考生在高考前准备好这些编号,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