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骗局有哪些案例
修改成绩骗局
南京大学生周某在网上搜索到“大学生修改成绩”的网页,并加了一个自称黑客的QQ号。对方声称可以通过侵入考试成绩系统修改周某的成绩。周某按照对方要求转账2000元后,发现被拉黑,成绩也未修改。类似骗局中,不法分子通常通过各类渠道获取考生的信息,然后声称可以通过黑客技术修改查分网站数据库信息,从而让考生汇款改成绩。
包过免考骗局
小张为考研英语发愁时,被网上“考研英语包过班”迷惑,交了15000元。备考时发现名师授课敷衍,资料普通,考研失利后机构人去楼空。这种骗局中,诈骗者宣称与考试主办方关系紧密,有内部资源,学生交高额费用就能轻松过关,但实际上正规考试制度严谨,监管严格,“包过”“免考”根本不可能。
改分骗局
小李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后,因短信称能改分,未思索就转了6000元,结果分数未变且联系不上对方。这种骗局常出现在成绩公布前后,诈骗分子联系成绩不理想或期望更高分的同学,称能内部改分,收取“改分费”。实际上考试分数评定统计严谨公正,有多层把关监督,不可能随意篡改。
招生代理骗局
谎称某知名法律院校教学科研办秘书王某和李某可以通过“插班学习”的方式让考生到该校上学,毕业时可办理该校统招本科毕业证。家长信以为真,重金酬谢。受害考生入学后,发现发放的是伪造的毕业证,严重影响其后续毕业、就业等事宜。这类骗局利用家长希望通过找关系让孩子就读理想高校的心理,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排学生旁听学校课程、伪造学生证等方式精心布下虚假入学的骗局。
内部名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名额”“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即使达不到录取分数线,也可直接协调办理入学。事实上,教育部“三十个不得”禁令中明确要求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名额”。
高考试卷答案骗局
2021年5月,安徽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警方经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江西籍嫌疑人黄某。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余万元。这种骗局中,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侥幸心理,声称可以通过购买高考试卷答案来提高成绩。
这些骗局利用了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录取、成绩修改等方面的侥幸心理,通过虚假承诺和高额收费进行诈骗。建议考生在面对类似信息时,保持警惕,通过正规渠道核实相关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