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审主要考察考生的 政治素质、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家庭背景等方面,以确保新录用的公务员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政审中主要审查的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学位、工作经验等,主要核对考生提供的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政治表现:

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如是否有加入过非法组织的历史等。

道德品行:

主要了解考生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是否有不良行为记录,如诚信记录、是否有违法行为等。

遵纪守法情况:

核查考生是否有犯罪记录,是否曾受过行政处罚等。

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

审查考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确保家庭成员没有不良记录,如直系亲属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者在境外从事危害我国安全活动等情况。

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

考察考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要求考生具备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同时还得有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人事档案:

审核考生的人事档案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学历、经历、年龄、党龄、工龄等“三龄两历”。

其他材料:

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考生可能还需要提供未婚证明、无违反计划生育的证明等其他材料。

政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函审: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市县人事局、组织部通过发公函的形式调取拟录用人的档案,通过档案完成政治审查。

面审: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市县人事局、组织部派专员到拟录用人所在单位实地调查访问,通过查看人事档案、约谈拟录用人的部门领导、直接主管以及人事主管等方式了解情况,最终形成政治审查报告。

建议在参加公务员考试前,详细了解相关政审要求,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以提高通过政审的机会。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