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听力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题型:
听句子辨析句子含义:
选择与所读句子接近的答案。
听短文答题: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听文章填词语:
在听文章的过程中填入缺失的词语。
短篇新闻:
通常包括3篇短篇新闻,每篇新闻后有2~3个问题,共7题。
长对话:
通常包括2篇长对话,每篇对话后有4个问题,共8题。
听力篇章:
通常包括3篇听力篇章,每篇篇章后有3~4个问题,共10题。
短文听写 (新题型):包括词汇听写和句子听写,词汇听写通常有8个空,每空0.5分;句子听写保持3句不变,每句2分。
短对话:
通常包含8%的选择题,共8道对话,每题大约1分钟。
长对话:
占7%的选择题,共2段对话,每段大约3分钟。
听力短文:
占10%的选择题,共3篇文章,每篇大约3分钟。
复合式听写:
占10%,要求听写填空,填8个单词和三句话,放音三遍,共8分钟。
新闻听力:
新闻听力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考查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小故事题型:
包括幽默故事、奇闻异事等,考查故事背景、主人公的计划决定及原因、生动结局的推测等。
名人段落题:
介绍不同领域名人的生平、成就和历史地位。
学校教育体制题:
介绍不同类型的学校及其教育体制。
特殊机构及文化介绍题:
介绍特殊机构如银行、餐厅等,以及西方文化特色。
态度题:
考查说话者对某个话题的态度,通常通过特定的形容词来体现。
数字题:
涉及时间、数量、年月等具体数字信息。
主旨题:
考查对听力材料主旨大意的理解。
日常生活对话:
测试学生理解和处理日常对话的能力。
故事理解:
通过听故事来测试学生的理解力和推理能力。
讲座和讲话:
学生需要理解学术讲座或正式讲话的内容。
简短对话:
通常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测试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长篇对话:
测试学生理解和处理较长的对话内容的能力。
篇章段落理解:
测试学生理解文章或段落大意的能力。
观点态度题:
测试学生理解说话人态度和观点的能力,注意捕捉表示因果、转折、比较或举例等逻辑关系的词语。
数字信息题:
测试学生速记和处理数字信息的能力。
身份关系题:
测试学生理解对话中人物关系的能力。
建议学生多听多练,通过持续的实战练习提高听力水平,并注意掌握一些考试技巧,如速记信息、抓住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词等,以更好地应对听力考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