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的评价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综合性评价

大学考试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还包括情商、自学能力、速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估。考试形式多样,包括闭卷、开卷、论文、报告等,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结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检验和判断。目前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很少顾及学生平时的表现。即使偶尔采用如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小论文、小测验等方式也难与总评成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期末考试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考试是达到了及格线就能通过的考试,如驾照考试、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评价,因为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并规定了一个及格分数。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设计上必须满足教育测量理论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

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的程度。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建议

大学考试的评价方式通常是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平时积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