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资格考试考什么
中医师资格考试分为 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实践技能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及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病案分析
中医疾病诊断:根据题干描述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诊断,疾病诊断正确且病名书写正确得3分。
中医证候诊断:根据四诊信息综合归纳分析,确定证型诊断,证型名称需与大纲一致得3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包括病因病机分析,需写出本病的概念、临床特性、主症、兼症、舌脉特征等,得4分。
中医治法:根据疾病和证型诊断设立治法,一般为2个四字的专业中医治法词汇,得2分。
方剂名称:根据考点内容熟记正确的方剂名称,原方名后添加“加减”二字,得2分。
中医临证
中医操作:包括舌诊或脉诊的操作及临床常见舌、脉的意义,以及针灸常用腧穴定位与中医临床技术操作组合,共20分。
其他操作和答辩
病史采集:中医问诊,包括现病史和相关病史的采集。
现场口述: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法、辨证论治等内容。
体格检查:演示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报告结果。
西医操作:演示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
西医临床答辩:包括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等内容。
医学综合笔试
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具体内容包括:
中医基础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经典著作内容。
中医诊断学:包括四诊方法。
中药学:包括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
方剂学:包括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等。
中医临床医学科目
中医内科学:包括中医内科学的主要疾病和辨证论治。
中医外科学:包括中医外科的主要疾病和辨证论治。
中医妇科学:包括中医妇科的主要疾病和辨证论治。
中医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的主要疾病和辨证论治。
针灸学:包括针灸的基本理论、常用腧穴、针灸方法等。
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诊断学基础: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传染病学:包括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传播途径、诊断、治疗等。
内科学:包括西医内科学的主要疾病和辨证论治。
医学伦理学:包括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卫生法规:包括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议
建议考生认真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科目,同时加强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病案分析、中医操作和病史采集等部分。此外,还需关注考试大纲的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确保全面掌握考试内容。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