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如何分级阅卷考试
新高考的等级划分和阅卷考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原始分排名
将每门选考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根据考生群体的原始分统计分布确定人数比例,将考生群体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赋分区间设计
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固定的分数区间。例如,A等级可能对应100~86分,B等级对应85~71分,依此类推。
等级赋分
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数,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
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进行连续赋分。
人数比例
A等级约占15%,B等级约占35%,C等级约占35%,D等级约占13%,E等级约占2%。
转换公式
根据每个考生的原始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赋分区间,使用等比例转换法则换算成等级分数。
等级划分变化
2023年起,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被划分为A+、A、B+、B、C+、C、D+、D、E共8个等级。
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3%、7%、16%、24%、16%、7%、3%。
阅卷方式
高考评卷各科目全部采用网上评卷。
选择题部分由计算机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比对标准答案自动给分。
非选择题部分实行“三评加终评”的阅卷管理体制,即评卷系统将分割好并隐去所有个人信息的考生答题图片随机分发给两个评卷教师,评卷教师各自根据评分标准对答题给出分数。当两位评卷教师对同一考生同一题目所给的分数在规定差值内时,计算机自动取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这道题的最终得分。
公平性和公正性
评卷本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进行。
采用“四评制”和“三评+仲裁”的评卷流程,确保评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这些步骤和规则确保了新高考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和阅卷的公正性,便于高校挑选合适的学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