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试卷如何
2018年的高考,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次重要考试。这一年的高考在试题设计、难度设置、科目安排以及录取政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变化。
高考难度和评价
关于2018年高考的难度,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观点认为试卷难度较高,特别是全国卷和分区卷,导致许多考生预估分失误。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高考成绩很正常,没有出现爆冷现象。
分数线和录取情况
2018年,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上涨。例如,河南省文科上涨31分,理科上涨15分。不同省份的高考政策和招生计划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了考生的录取情况。
地区差异
使用全国卷一、二、三卷的地区在高分段表现上存在差异。例如,河北省在600分以上成绩中占据优势,而广东省在相同人数下表现相对较弱。
高考改革
2018年高考伴随着一些改革措施,如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及高考题目难度的适度增加。此外,高考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应试能力。
语文学科分析
语文科目在2018年高考中的变化包括: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值由14分增加到15分,主观题增加1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围绕“量子通信”,由三则材料组成,主观题由4分增加到6分。
文言文阅读:选材范围打破《元史》《明史》的魔咒。
古代诗歌鉴赏:分值由11分降为9分,选择题由双向变为单项。
名篇名句默写:分值由5分增加到6分。
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形式有较大变化,将3道选择题放到文本阅读中。
数学学科分析
数学学科在2018年高考中的特点包括:
试题设计:继承“大气、平和,贯通融合”的特点,在试题的呈现方式、题材选取、能力立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学科素养: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应用能力。
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如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等。
总结
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在试题设计上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语文学科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对题型和分值进行了调整,更加突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数学学科则在试题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强调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各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情况也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招生政策的差异。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