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等级考试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和规则进行划分:

原始分排名

将每门选考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根据考生群体的原始分统计分布确定人数比例,将考生群体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赋分区间设计

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固定的分数区间。例如,A等级可能对应100~86分,B等级对应85~71分,依此类推。

等级赋分

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数,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

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进行连续赋分。

人数比例

A等级约占15%,B等级约占35%,C等级约占35%,D等级约占13%,E等级约占2%。

转换公式

根据每个考生的原始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赋分区间,使用等比例转换法则换算成等级分数。

等级划分变化

以最新信息为准,2023年起,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被划分为A+、A、B+、B、C+、C、D+、D、E共8个等级。

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3%、7%、16%、24%、16%、7%、3%。

具体例子

假设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成绩75分,在当年考生中位于前45%,根据等级区间确定为B等。然后,该考生的等级分数将根据B等级的赋分区间进行转换,假设B等级的赋分区间为85~71分,那么该考生的等级分数可能为85分(具体分数取决于该等级的实际赋分规则)。

建议

了解所在省市的具体政策:不同省市的高考等级赋分制度可能略有差异,建议考生和家长详细查阅所在省市的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

关注赋分规则的变化:赋分制度可能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调整,建议持续关注最新政策动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的最新政策为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